挖掘中国工业遗产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4-02-13 23:00:21 来源:媒体关注

  骆高远,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浙江省旅游协会常务理事。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逐渐重视。截至2006年底,已有23个国家的43项工业遗产列入世界保护名录,但我国仅占一项。

  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人阶级诞生、发展的历史。今天的人们以及后世子孙,要了解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历史,在诸多工业遗产中都能够找到实物印证。

  然而,我国的工业遗产并没有正真获得有效保护,而是随着日益加快的城市改造建设和工业布局调整,正在被蚕食、拆毁,迅速消失。目前,全国只有11处工业遗产列入“国保”名单,而这对于遍布全国的工业遗存而言,实在是少之又少。我国最早建立近代工业、号称中国工人阶级发祥地的上海、天津、青岛等城市;抗日战争时期云集民用、军工企业的战时工业基地重庆市;明清以来各类手工作坊、商业码头林立,人称“民族工商业摇篮”的无锡市、南通市这些城市中大量的工业遗存已经所剩无几,而且仍在拆毁之中,必须抓紧进行规划、布局和保护。

  遗产,原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但本文所指的遗产,是指人类遗产,即人类共同拥有的遗产。它包括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两大类。工业遗产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包含历史纪念物、考古遗址和建筑群3类。工业遗产往往三者兼而有之,即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2003年通过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其中对工业遗产的界定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和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3年对工业遗产的界定是:工业遗产不仅包括磨房和工厂,而且包含由新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与工程意义上的成就,如工业市镇、运河、铁路、桥梁以及运输和动力工程的其他物质载体。我国的工业遗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工业遗产指的是战争以来中国各阶段的近现代工业建筑,它们构成了工业遗产的主体;广义的工业遗产指的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矿山、工业流程、企业档案等。

  工业旅游是指以运行中的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生活场景、工业公司文化等工业相关因素为吸引物开展的参观、游览、购物等体验活动。近几十年来,工业旅游在一些发达国家方兴未艾,被誉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而工业遗产旅游是从工业化到逆工业化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保护发展起来的新旅游形式,即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形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方式。工业遗产旅游既是工业旅游,又是遗产旅游,是两者的结合体。国内的工业遗产旅游起源于工业旅游,而国际上的工业旅游首先是从工业遗产旅游开始的。

  在自然和文化遗产非常关注的同时,另一类记录人类文明的遗产往往被忽视,那就是工业文明的遗迹。在我国,由于中华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在许多国人眼里,遗产的概念一般都局限于比较古老的文物,其实这种观念是狭隘的。我国一些城市里,近代工业的遗迹由于没有受到广泛重视,正在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中逐渐消失,令人扼腕叹息。文物专家呼吁,我国保护工业遗产的任务已十分紧迫。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南巡讲话之后,我们国家的经济再次进入高速持续发展时期。随着城市产业体系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国城市进入一个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旧城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就是大量产业类历史建筑与地段。传统工业或迁离城市,或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各地留下了很多工业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这些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对于传承人类先进文化,保护和彰显城市文化的底蕴和特色,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中外对比来看,荷兰在1986年开始调查和整理1850年到1945年间的产业遗产基础资料;法国也是从1986年开始制定搜集文献史料及建档的长期计划;日本人则是在1980年末期就开始关心“文化财产”中属于生产设施方面的工厂与建筑保存,并着手做全面普查。目前,欧洲的世界遗产名录上不仅有教堂等古老建筑,而且包括了工业文明遗迹,其中仅采矿区就有3个,分别位于比利时、德国和瑞典。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多是考古遗址、宗教神庙、帝王墓葬和皇家园林等,这又凸显出中国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令人欣喜的是,我国已将一些工业遗产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2001年,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和青海省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成为首批进入“国保”单位名录的工业遗产。2006年4月,又有9处近现代工业遗产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分别是黄崖洞兵工厂旧址、中东铁路建筑群、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石龙坝水电站、个旧鸡街火车站、钱塘江大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发射场遗址和南通大生纱厂。

  以上11处工业遗产中有3处厂址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缩影。年代最久远的是建于1890年的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位于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和黄石港区。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由张之洞创办,是中国第一家用新式机械设备做大规模生产的钢铁煤联合企业。5年后,实业家张謇于1895年在江苏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纺织工厂。青岛啤酒厂创办于1903年,由英国和德国商人出资所办,原名“日尔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所生产的具有比尔森风味的黄啤酒和慕尼黑风味的黑啤酒,在1906年慕尼黑国际博览会上获得过金奖。

  交通建设体现了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已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交通工程也有3处。一处是中东铁路,是根据《中俄密约》在1897年由华俄道性银行承办建设的通过黑龙江、吉林直达海参崴的铁路。铁路的建筑群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镇,有保存完好的俄式建筑200余栋。一处是个旧鸡街火车站,位于云南省个旧市鸡街北部,始建于1915年。站内保存了一条寸轨铁路和29号寸轨机车,是同时保存寸轨和米轨铁路的火车站。另一处是茅以升主持设计的杭州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建成通车,是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大桥建成不到3个月,为阻止日军南进,茅以升亲自协助中国军队将其炸毁,抗战胜利后修复通车。

  此外,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还有石龙坝水电站,位于昆明市西郊螳螂川畔,1908年由云南官员刘岑肪引进德国技术设备建设,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抗战时期,日军曾4次对石龙坝水电站进行空袭,但未能阻止水电站对军工生产的供电。另一处是黄崖洞,位于山西省黎城县。1939年7月,八路军总部修建所移到黄崖洞,扩建为当时华北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年产武器弹药可装备16个团。1941年11月,日军7000余人进犯黄崖洞,八路军与4倍于己的敌人激战8昼夜,毙伤敌人2000多人,赢得了敌我伤亡6∶1的战果。

  然而,我国各地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重视不够,工业遗产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比例较低;二是家底不清,对工业遗产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状况心中无数,界定不明,对工业遗产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保护理念和经验严重匮乏;三是认识不足,认为近代工业污染严重、技术落后,应尽快退出历史舞台;四是措施不力,“详远而略近”的观念偏差,使不少工业遗产首当其冲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

  在旅游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游客们不再满足于各地名胜古迹的游览,而是更关注城市的发展、城市支柱性企业的发展,这就诞生了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工业旅游。工业旅游不同于风光游、民俗游,它在满足游客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能更加优化使用企业资源,创新企业获利和发展的思路。目前欧洲的工业旅游已相当红火。在德国奔驰公司,游人可以参观奔驰车的总装线,穿上工作服拧几个螺丝钉,还可以直接把车买走,工业旅游直接带动了汽车销售,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国内的燕京啤酒公司、海尔集团通过工业旅游,不仅介绍了企业,提升了形象,更发展了一大批忠诚稳定的花钱的那群人。发展工业旅游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它的神奇功效就在于能让社会公众在参观游览中增长见识、了解企业、认同产品,同时对企业来说不仅作了广告、打造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还可以创收。

  我国发展工业旅游,不应该只看到那些正在生产和经营的工业公司,而更应重视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因为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我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几代人的创业历程在这里沉淀为弥足珍贵的记忆。对于它们,我们既应持有一个尊重、保护、改造、更新、再利用的态度,更应怀着崇敬和珍惜将它们重新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

  伴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的策略转型,许多退出经营领域的工厂、矿区成了有开发潜力的工业遗址资源。这不仅包括一些大城市市区或近郊的工厂它们原是被人们忘却的“灰色斑块”;更包括我国的许多老工业基地。工业旅游对有名的公司来说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工业遗产旅游”却是“雪中送炭”,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真正帮助衰退中的老工业区从“工业经济”到“体验经济”的转变中找到再生之路。可见,把“工业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不但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那些寻找转型和再生之路的老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之一。

  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就业门槛较低,就业机会较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下岗工人及其后代实现“重新在公园中就业”的梦想,这对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繁荣和进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工业遗产的利用和开发有巨大想象空间。废弃的厂矿区遗址和建筑,相对而言创意和改造的余地较大,也不像普通工业旅游那样担心影响生产。对于大城市周边的厂区建筑,可完全在其中注入旅游业、商业、休闲服务业、艺术、会展等概念,突出时尚、怀旧的元素,改造成迎合都市人群品位的游憩商业空间;对那些规模宏大的工业遗址,可以改造为工业遗产主题公园,或打造工业旅游城,还可以作为独特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和开发。

  从工业旅游到工业遗产旅游,不仅能拓展人们对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丰富旅游服务产品体系,更能够凸显旅游业在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良性作用,不失为我国旅游业在未来能够尝试的新思路。

  废弃厂房建成了美术馆,闲置仓库成了艺术中心,弃用的老火车站被改造成铁路博物馆在我们的城市里,有数不清原本被列入城市改造目标的旧厂房正在发挥着新作用。它们中有一些是当时新建筑技术应用的代表,一些则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国内外的许多城市已经着手将它们进行保护、改造和利用,而不是一拆了之。因为它们是逝去的工业时代的标志和见证,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是致力于促进工业遗产的维护、保存、调查、存档、研究和诠释的世界性组织。2003年7月,TICCIH在俄罗斯的下塔吉尔举行全体代表大会并公开宣布,工业活动的营造物和建筑物、曾经使用过的生产流程和设备、所在的城镇和外部环境和所有其他有形的和无形的显示物都意义重大。它们应该被研究,它们的历史应该被讲述,它们的意义和内涵需要深究并且使每个人都知道,最具典型意义的实例应该给予鉴定、保存和维护,这是为了今天和将来使用并获益。同时大会还发表了非常关注的《下塔吉尔》。TICCIH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关于工业遗产的专门顾问,而ICOMOS是致力于文化遗产所在地的保存和维护,致力于促进理论、方法和科学技术在建筑物和考古遗产保护中应用的国际性组织。

  近年来,ICOMOS与我国合作密切,并于2005年10月在我国西安成功举行第十五届国际古遗址大会全员会议,会上发表了《西安宣言》,同时确定了2007年“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的主题重视工业遗产,提高对其价值的认识,对工业遗产采取保护的方法。并以此为契机为2008年第十六届大会的相关联的内容作准备。由此可见,促进工业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是未来3年ICOMOS的重要工作内容。ICOMOS将与TICCIH以及国际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就工业遗产问题展开广泛合作,并号召各国家委员会根据各自国家和区域的情况选择具体主题,使工业遗产这一主题更突出。发起“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多样性、不可再生性的认识,特别是对工业遗产的认识和重视。

  《下塔吉尔》还建议,政府应该通过促进工业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来积极阐释工业遗址的意义和价值,工业遗产的区域和国际游线能够为工业技术的持续传播作出贡献。

  工业遗产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新课题。根据我们国家国情,我国的工业遗产及其开发宜采取以下措施:

  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工业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意义,清醒认识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注重研究解决工业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处理好工业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努力争取得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支持,密切配合各有关部门,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认真借鉴国内外有关方面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的经验,结合当地情况,加强科学研究,在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时注重增加工业遗产保护内容,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设计。重视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主动与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改进和完善城市建设工程中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措施,逐步形成完善、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体系。

  有步骤地开展工业遗产的调查、评估、认定、保护与利用等各项工作,摸清工业遗产底数,认定遗产价值,了解保存状况。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开展抢救性维护工作,依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加以有效保护,坚决制止乱拆损毁工业遗产。

  深入开展相关科学研究,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建立科学、系统的界定确认机制和专家咨询体系。开展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判、保护的方法、理论方法、利用手段等多方面研究,并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成果,从而指导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发展。

  结合工业遗产保护与保存情况,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保护工业遗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识,使工业遗产保护的理念和意识深入人心;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保护工业遗产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保护氛围,推动我们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工业遗产旅游在国外的发展过程,虽然是发生在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社会,但对当前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诸多启示。而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也是一个能够引起人们多重思考的议题。

  工业遗产作为近代人类产业文明的历史成果,无论从社会、历史、建筑、审美还是技术层面都对旅游、对人类有着重要的记忆与见证价值。因此,必须通过务实、可行、可持续的方式,将工业遗产与旅游发展、历史记忆与现代价值观等结合起来考虑。从国际先进经验来看,通过适度的、科学合理与多样性的保护型旅游开发利用,工业遗产可完全在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价值更新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