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谈 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一个全新的领域

发表时间:2023-11-17 05:15:48 来源:媒体关注

  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简称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保护倡议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GIAHS的概念和保护理念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于2015年被FAO正式列为业务化工作。正是因为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新的遗产类型的出现,带动了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相关学科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科学研究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随着2005年浙田稻鱼共生系统正式授牌,2006年第一篇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论文发表,其相关进展已有多篇文章进行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但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自然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从业者任旧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突出表现在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内涵认识不清、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趋势认识不清、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居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方面,以及农业与旅游、居民与游客、企业与社区、农业生产者与旅游从业者、景点与遗产地、淡季与旺季等关系处理,应当引起学界重视。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肇始于FAO于2002年发起的GIAHS保护倡议。中国作为GIAHS倡议最早响应者和积极参与者,借助全球环境基金项目的支持,不仅顺利完成了浙田稻鱼共生系统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的试点工作,而且作为试点国家还按照项目设计,推动了其他GIAHS项目的申请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的启动。按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我国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由农业部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显然,这一定义既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历史和农业遗产不同,也与人们所熟知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不同。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简称哈尼梯田)可能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哈尼梯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农业部批准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原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国家湿地公园,哈尼四季生产调是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阳县阿者科村是中国传统村落,而这些均是哈尼梯田作为一种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哈尼梯田是包括物质性(如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性(如哈尼古歌)的文化遗产,是在文化传承方面具备极其重大意义的文化遗产;是包括传统物种(如传统稻种)和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即“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在内的自然遗产,是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具备极其重大意义的自然遗产;是包括传统农业物种、生态农业技术、农耕文化、水土资源管理、乡村景观在内的农业遗产。

  Tian等从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出发,结合旅游科学研究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定义为“由传统的农耕活动、传统美食以及乡土文化所吸引,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农业景观中,游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教育和放松的目的,同时,当地居民在与游客分享遗产的过程中有所受益。”

  在以系统性、活态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中,“农业”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经济活动,而是创造出巨大生态与文化价值的特殊产业,这种生态与文化价值甚至远超直接的农业产品,从而使得这一些地方成为自然保护地和文化遗产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等旅游形式;“文化”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而是生态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多种文化的集成,最重要的是,这些文化的根基是农业;“遗产”不是一般的遗址、古迹或记忆,而是具有原初性(即农业经济)功能的活态遗产,不是活化问题,而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兼具农业与乡村旅游、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等多重特征。

  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认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应当包括生态(如生态环境、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等)、文化(如传统村落、风土人情、乡村民俗、饮食等)、农业(如生产的全部过程、生产技术、生产产品等)等方面,具有自然属性但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具有文化属性但不同于纯人工打造的景点与景区,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产生和持续又依赖于农业生产。基于这种认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必然影响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发展。

  从资源属性上,具有多元化特征,即融自然生态、民族与民俗文化和农业生产活动于一体。相应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服务产品也呈多样化特征,要求旅游研究者、规划者、管理者和实施者把握这一特点,突破以门票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观光旅游发展思路,重点发展休闲、康养、研学等新型旅游业态。

  从资源动态上,具有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并存的变化特征,因为农业生产、民俗文化、生态景观具有非常明显的节律性特征,但也因为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全球气候变化、外来文化冲击等造成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组成要素的变化,并进而引起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非周期性变化。根据这一特点,可以考虑设计随时间变化的多样化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同时破解旅游发展中淡旺季问题。

  在资源分布上,具有地域广阔而边界模糊的显著特征,因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包括相当地域范围的农业生产活动地域、农民生活活动地域和公共性生态用地地域,不是简单的人造景点或景区,在区域范围内存在着自然环境、民族与民俗文化、农业生产的相同或相似现象。旅游产业发展中,应当尽可能统一规划,倡导协同发展,避免恶性竞争。

  在资源韧性上,具有生态脆弱性与文化敏感性并存现象,以及因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影响下农业生产变动性情况。这就要求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从生态系统承载力和民族与民俗文化传承要求以及优先发展农业生产角度进行规划设计和产业推进,一切以农业文化遗产关键要素和核心区域保护为目标,在促进传统品种、生态环境、传统技术、农耕文化、田园景观保护基础上有序推进旅游业发展。

  在参与主体上,需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世世代代的农民利用他们的智慧,在特定地理区域,通过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食物与生计安全保障的同时,创造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以及优美的乡村景观,因此,他们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拥有者,而且也因为他们持续的农业生产活动才可能使农业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才可能得到发展。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应当注意以农民为中心,以拓展农业功能为重点,让旅游业助推农业发展,让农民通过决策参与、活动参与、利益分配等,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

  作者简介:闵庆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特聘教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 权威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