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产业地产运营商TOP30

发表时间:2023-11-26 17:29:22 来源:生态管护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产业为主导开发运营的地产项目,逐渐推广开来。所谓产业地产,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实现土地资源的一体化构建,充分的利用空间资源,提高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3月19日,观点年度论坛在深圳开幕,会上发布了2019年中国产业地产运营商TOP30榜单,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蛇口招商、上海临港、张江高科,这三家都是国有企业。同时,这几年发展较快的星河集团冲到了第6名。

  对榜单做多元化的分析,我们大家可以知道:2019年中国产业地产运营商TOP30大部分分布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也有涌现。北上广三个省份占占比达到了70%,分别为8家、6家和7家,而江苏以5家企业紧随其后,这表明江苏的产业地产运营商水平较高,以苏州苏高新集团为代表产业地产运营商正在蓬勃发展。

  产业地产在我国个别地区已经取得了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发展,但是,整体看来,我国的产业地产还处在起步阶段,蕴藏着非常大的的潜力,但是也有许多问题存在,能够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产业园区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和规划混乱。企业的聚集只是处在空间上集聚,似乎是为了聚集而聚集,没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条,园区的产业无法融合,没办法发挥产业集聚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许多的产业园区在招商期初段,为吸引进可能多的客户,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对企业的审核考虑不够,只是为了引入更多的企业入驻,因此导致产业园区内部产业之间缺乏关联,不利于企业形成整体,难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经济外部性。

  (二)落后的运营模式无法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式。相当大一部分企业,还要沿用住宅销售模式来经营产业地产,其项目卖完就了事了,卖出去已经算是达成目标,根本不注重项目的后续经营,没有一个对项目的持续性规划。产业地产作为房地产行业中一个新的部分,有自己特殊的经营模式和发展规律,不能简单地把产业地产看成是商业地产。产业地产是一个长期的运作,开发只是前期的工作,进入经营期才是真正接受市场的考验。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长期性的工作,但是其收益也是巨大的。所以,不顾产业地产的特殊性,用过去老的经营模式来运营产业地产,绝大多数都是无法经营下去的。

  (三)产业地产项目雷同,缺乏特色优势。目前我国很多产业地产项目都没有的特色,负责人缺乏主见,觉得别人做什么好就盲目地跟随,根本就没有思考自己所在地区适不适合,没办法发挥自己的地区特色,不仅严重浪费了地方资源,还造成不一样产业地产项目间招商引资活动中的过度竞争和产业内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过度竞争。

  (四)产业地产项目规模小、处在价值链低端。除了北京、深圳等地有一些产业机构层次水平相比来说较高的的项目外,大部分地产项目都存在规模偏小、处在价值链低端的问题。我国当前正处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型的阶段,这就要求产业园区由单一的制造性园区向现代的综合性产业园区转变,要求产业园区可提供新的产业形态来满足传统产业向知识型、服务型、战略型产业升级的需要。但是由于受区位环境的影响,以及我国产业地产开发商缺乏专业的规划和经营能力,原本定位于可提供配套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科研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园区最后只能成为单纯的商务园区和制造园区,不仅大幅度的降低了产业地产商的盈利能力,更对我国产业价值链的提升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一)实施统一规划,设置准入门槛。做好产业地产要有一个统一规划的思路,发展模式要有很强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将产品的开发与建设通过科学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及配套服务的产业链来打造整个园区,实现产业间结合,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对想要做产业地产项目的开发商要有严格的审核标准,需要产业地产商合乎条件,才能让其做产业地产项目,只有设置准入门槛,才能让开发商不断的提高自身水平,促进产业地产运营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提供完善的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地产项目的配套设施不仅应该具有城市基础设施,还要有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地产商能结合地区条件打造特有的服务体系,如政策资源、金融服务资源、人才服务资源、生活服务资源等,为区域内的各类产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产业地产的竞争优势。

  (三)充分的发挥政企相互协调的合作作用。在产业地产的开发和运营中过程中,应本着政企联动的原则,发挥政府与企业的不同作用,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一股合力,促进产业地产的健康、良性发展。政府与企业之间不单单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是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职能,做好资金、政策支持,提供公共服务,严格监督保障,这样一些方面的工作。企业要与政府政策紧密结合,帮助政府提供区域环境,实现与政府的长期合作与共赢。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产业大数据+研究+规划+招商+基金”的一体化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地方政府、城市新区、园区管委会、开发商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平台、产城运营、产业金融、产业申报及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规划、产业项目包装策划、产业园区升级转型规划、产业地产拿地策划、特色小镇申报及规划、田园综合体申报及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编制、行业研究报告及定制化调研报告、产业白皮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