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上)

发表时间:2024-03-04 07:00:49 来源:森林培育

  )是笔者等人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学术优势、中国地质学会的组织优势,将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为旅游业服务中去、于年代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属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旅游地学在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实践活劫中,推动了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在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实践中,又促进了旅游地学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逐渐完备。旅游地学与中国旅游业、中国地质公园事业是紧密相连的,前者是指导后者发展的理论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实践平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985年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成立时,将旅游地学的定义列入会章第2条:“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规划、开发与保护工作服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陈安泽和卢云亭(1991)在《旅游地学概论》提出了新的定义:“旅游地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它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疗康乐与地球表层物质组成、结构及能量迁移、变化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了地质和地理两种旅游环境。因此,旅游地学又是旅游地质学和旅游地理学两门边缘学科的总称”。在新编《旅游地学大辞典》(陈安泽等,2013)中,将旅游地学的定义进行了扩展及细化即:旅游地学是地球科学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最重要的包含旅游地质学和旅游地理学两个分支。旅游地学以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并吸收其他学科(美学、景观科学、环境科学、旅游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旅游业涉及的地学问题。①研究旅游业的主体要素一一旅游客源市场;②研究构成旅游业的客体要素一一旅游资源;③研究旅游业的媒体要素一一旅游业管理及接待设施中涉及的地学问题;④研究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等。旅游地学是引导中国旅游业走向科学旅游时代的学科。

  旅游地学是为旅游服务而创立的,因此主要是针对构成旅游业的三大要素进行研究,近年来将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问题也列入研究内容。

  主要运用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游客在区域上的分布规律及因地理环境、气候地带、交通条件、人口构成、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以确定客源市场;客源市场是旅游业的主体要素,没有游客旅游业就无从谈起,因此,运用地学理论去研究旅游业的主体要素是很重要的。

  主要应用自然地理学,特别是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吸收美学、景观科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旅游资源,重点研究自然旅游资源,特别是研究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探讨其类型划分、形成原因、俞布规律、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科学普及教育价值、旅游开发价值、保护方法和研究宝玉石、观赏石等与地质有关的地学旅游商品资源等;研究人文景观资源中涉及的地学问题,如古建筑、古文化遗址、石窟、同林的地质背景条件、外因等。地质遗迹景观旅游资源形成机理及形成过程,是旅游地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重点中的重点。研究目的是将地学原理注入旅游业,通过旅游将地球科学知识向广大游客传播,从而将旅游业引向科学之路。

  主要应用地质学、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涉及的地学及环境地学问题:如旅游道路、建筑物的选址、选线、地基稳定性评价,休疗地的各种地学背景场值(阳光、温度、湿度、放射性、磁、电、微量元素、负离子、浴疗水质等),各种地质灾害因素(如地震、火山、滑破、泥石流、山洪等对旅游建筑物、道路、环境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等),以确保各类旅游设施的安全和旅游环境的优良,以及游客的安全等。还研究与地学有关为改善旅游业因地制宜而制订的环境保护规章、条例等。

  这是一项新的研究内容,如地质公园申报条件、评审标准、地质遗迹调查内客、保护方法、地质公园规划、科学解说体系建设(包括公园主副碑、公园总体解说栏、科普广场、公园地质博物馆、科普电影馆及科普电影创作与拍摄、景点景物解说牌栏、地质公园科学导游指南书、科学导游图、各种电子科普读物编写、导游员培训、安全及引导标志等)、地质公园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活动、科学旅游服务产品打造、公园信息化建设(环境、景物、游客安全监测系统,公园数据库,对外通讯网站等)、地质公园推广及姊妹公园建立、地质公园管理机构人员配制、地质公园旅游等一系列研究工作。

  根据科学发展史研究获得的认知及笔者的亲身的体会,一门新学科的诞生主要取决两大因素:社会需求是产生新学科的原动力,是促使新学科建立的发动机,是新学科产生的客观因素,或称之为外在因素;一个成熟的学科自身向外扩展的需要,是产生新学科的依据,是促使新学科发展的内在因素。新学科往往是沿着老学科的边缘与其他学科相杂交而产生。旅游地学就是这两个因素都具备的条件下诞生的。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导致经济迅猛发展,从而带动了旅游业的空前兴旺,冷清多年的名山大川一下子热闹起来。与此同时学会活动也得到恢复,1980年建立了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普委员会(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所属中国地质博物馆),创立了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每年在全国组织上万名青少年,以自然山水景区为营地向青少年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在地质科普工作者向营员讲解山水由来知识时,还受到许多普通游客的尾随跟听,使地学科普工作者深深感受到旅游者对地学知识的需求。为了适应这一社会需求,地质科普委员会开始探讨地质学科如何为旅游业服务问题,先后在北京、新疆、湖南召开了小型旅游地质(“旅游地质”术语首次问世)工作座谈会,建立旅游地质组织的建议被提出。与此同时,地理界开始直接为旅游服务,编写了旅游地理教材,院校开设了旅游地理课程,并为旅游区作规划等。地质界和地理界分别形成了各自为旅游业服务的队伍和领域,在全国兴起的旅游大潮中,地学界走在了为旅游服务的前列。为了使地学界的两股力量有一个汇聚点,经过几年的准备,召开一次整个地学界的为旅游业服务的科学讨论会的时机已成熟。在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的倡导下,1985年4月首届“全国旅游地学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名词是在会议筹备过程中由陈安泽(当时任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李维信(当时任科普委员会秘书长)提出来的。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筹)”,一致推举陈安泽为会长、陈传康(北京大学教授)等为副会长、李维信为秘书长,研究会挂靠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会议通过了陈安泽起草的向国务院“关于在发展旅游业中要加强地学调查研究工作的若干建议”,首次提出建立“地学科学公园”建议。“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筹)”的建立,是旅游地学孕育阶段的重要标志。

  研究会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建立旅游地学学科(陈安泽,1988)。因为在“旅游地学”名词提出之时,并没有一门现成的旅游地学学科,而一个学术团体假如没有一个成型的学科来支持,是很难持久开展活动的。逐步建立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完备的工作方法和坚实理论基础的全新的旅游地学学科势在必行。研究会确定了从实践人手,走“实践—理论—再实践—提高完善旅游地学理论”的道路。号召会员积极从事为旅游业服务的实践活动,围绕建立旅游地学学科进行学术探讨,通过全体会员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实际资料、工作方法、工作经验,编写一部《旅游地学概论》的时机逐渐成熟。在笔者主持下,第一部旅游地学专著《旅游地学概论》,于1991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问世。黄汲清(时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为该书作序:“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卢云亭等同志编写的这部《旅游地学概论》,是该会建趁5年来数百名会员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也是我国广大地学工作者努力为旅游事业服务,将地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旅游事业中去的一个创举”。《旅游地学概论》一问世,就被许多院校选为教材或必读参考书,对中国旅游业初创时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与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旅游业发展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旅游地学概论》出版标志着旅游地学学科已初步建立。

  此阶段是旅游地学活动日益频繁,为旅游服务效果日益显现,在全国旅游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并开始走向国际舞台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情:①从1992年起研究会正式成为中国地质学会、国家旅游协会、国内旅游协会的二级组织,对外称为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②首次提出旅游地质(地学)产业的概念。1992年3月12日,时任国务委员的宋健就怎么样发展地质旅游事业给地质矿产部领导写了一封信,地质矿产部请研究会商讨贯彻措施,研究会以陈安泽为主承担了国家科委软科学项目“中国旅游地质(地学)事业发展的策略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旅游地质(地学)事业的发展问题。旅游地学工作已引起国家级领导人的关注;③旅游地学走向台湾,走向国际地质太会舞台。1992年庆祝中国地质学会70周年时,台湾地质学家阮维舟获赠《旅游地学概论》,并带回台湾转赠台湾大学地理系教授王鑫,旅游地学传人台湾。1996年在北京召开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陈安泽在大会上发表了“旅游地学一一地球科学新领域”(Tourism Earth-Science A New Subfield of Earth-Science)论文(陈安泽和陈茂勋,1996),首次将旅游地学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介绍给与会的120多个国家的6000多名地球科学家。陈安泽任大会地质旅行委员会副主席,组织了80多条地质旅行路线多位外国地质学家参加野外考察,这使旅游地学在地质学最高层级展现了成果及存在并经受了考验;④在此期间首批旅游地学硕士生、博士生在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毕业。

  ①2000年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创立,为旅游地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服务领域和实践平台。2015年中国地质学会决定,把旅游地学研究会扩展为“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使旅游地学发展与地质公园紧密联系在一起。②旅游地学理论日趋完善。2013年陈安泽主编的《旅游地学大辞典》(3000多个项目,160万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旅游地学原理》英文版(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Chen and Lu, 2015)白Springer出版,标志着旅游地学理论体系日趋完善,并已走向世界。③旅游地学已成为新的专业学科。从1991年起全国(包括香港、台湾)已有约40多所高校开设了旅游地学课,2015年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安大学首次设立了旅游地学本科专业班,从而使中国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形成一个从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教学体系。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成都理工大学已培养旅游地学硕士100余名,博士60名以上,他们已成旅游地学的重要人才。④旅游地学组织取得重大进展。除中国地质学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外,尚有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约有近半数省地质学会建立了旅游地学(或旅游地质)专业委员会,台湾成立了台湾旅游地学协会,有关省地质调查院建立了旅游地学研究中心或地质遗迹调研中心,若干大学如清华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北京旅游学院等也建立了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所(或中心),预计今后还会有更多旅游地学研究机构涌现。旅游地学团体已成为推动旅游地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研究会在建立时就确立了学术年会制度.为会员提供一个学术研究和工作经验交流的场所。目的是利用会员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交流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和发展旅游地学学科。年会不只进行学术交流,还为承办年会的地区提供发展地质公园和发展旅游业咨询服务。因此,每届年会都受到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常常会出现多个市、县争办学术年会的热烈场面。

  30年来,共举办了30届学术年会和5个专题研讨会,共有5626人次出席,收到论文2436篇,择要汇编出版了《旅游地学论文集》22集。研讨和交流的内容涉及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的每个方面。笔者虽然亲历并主持了每次会议,被誉为旅游地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带头人。但公正地讲,旅游地学学科是中国旅游地学工作者集体创立的。没有成千上万旅游地学工作者,持续30年在为旅游服务中取得的实践经验,然后将其提升为理论,旅游地学是不可能创立的。全体会员的劳动成果,才是旅游地学的真正源泉和知识宝库。

  一门学科的创立取决于社会需求,一门学科的发展更取决于社会需求。旅游地学是因旅游业迅猛发展而创立的,而现在则因旅游的持续迅速增加而处于大发展的时期。

  2014年笔者就“旅游业应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以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向国务院主管旅游的汪洋副总理写了建议,汪洋副总理当即批给国家旅游局长处理,国家旅游局因此决定制订《全国地学旅游发展纲要--2015-2025》,委托中国地质科学院编制(陈安泽,2015),用开展地学旅游的举措增加旅游业的科学含量。《纲要》要求建立一批地学旅游研学基地、建立一批地学旅游精品路线、编写出版一批地学旅游科普读物,培养一批既懂旅游又有一定地学知识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培养一批旅游地学导游。为此,国内高校正在兴起开设旅游地学课程、开办旅游地学专业的热潮。随着地质公园的增长,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地质公园管理工作日渐增长,对旅游地学的需求日益迫切。例如《旅游地学大辞典》(陈安泽等,2013),首次印刷6000册一年多便已售完。一本专业很强的辞典有如此高的销量,说明社会对旅游地学的需求的形势是十分良好的。

  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由Springer出版后半年内(2015年6月至12月)就售出1530册,可见国际对旅游地学的关注度。笔者上月(2016年7月)应澳大利亚地质学会主席Graham Carr邀请防澳,并代表中国地质学会与澳地质学会签订旅游地学、地质公园方面的合作协议,澳方的目的是通过合作推动澳地质公园建设和地学旅游,为澳大利亚地质工作创造新的工作机遇,以降低因矿产品(铁、煤、天然气等)国际需求低迷而对澳大利亚地质工作的冲击。澳大利亚地质学会向其教育部建议在中学及高校要设旅游地学课程,以迎接地学旅游高潮的到来。笔者在悉尼大学拜会该校地学院院长Philip Mcmanus时,该院对开设旅游地学专业十分感兴趣,希将中国已开旅游地学专业教学方案提供给他们,以便尽快将旅游地学专业开办起来。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上对旅游地学的需求在快速增加,与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合作的兴趣在增长。

  从地质学的发展史看,地质学是因工业革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而发展完善的。矿产主要是满足人类物质文明需求服务,而人类生存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须满足精神生活需要。旅游地学这门围绕满足大家精神需要以研究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而创建的新学科,必然会随着时下人们对精神资源需求的日渐增长,而成长为一门更完善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