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公园建设需彰显四个价值

发表时间:2024-02-27 21:39:55 来源:生态管护

  建设城市生态公园是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打造宜居韧性城市的有力抓手,也是改善城市环境、体现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载体。推进城市生态公园建设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充分彰显生态价值、人文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坚持生态优先,体现功能性。生态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既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还可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又能为不同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繁衍环境,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依山傍水、显山露水,遵循自然、融入自然。注重以本地自然生长的绿植为主,做到易于成活、便于管理;适当引入适宜本地种植的绿植为辅,以绿植多样化来促进景象多样化。注重常绿与落叶搭配,体现生物季相变化。注重陆生与水生植物搭配,展现岸线和水体的生动性。注重开花、挂果、色叶植物搭配,呈现林相变化。注重整地造坡塑形,乔、灌、草层叠搭配,既利于植物生长,又利于布景,达到移步异景、步移景迁的效果。注重引入能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的植物种类,使生态公园成为生物多样性繁衍和保护的天然区域。

  突出人本理念,体现实用性。统筹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一是选址恰当。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设计和城市功能布局,连接市民15分钟生活圈,尽可能地选择水系、水源、山体、植被较为丰富的地方,结合城市的地貌特点,以水定址、以坡定型,尽可能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选取交通便利、人口居住较多的地方,方便群众开展休闲、教育、娱乐、运动等活动。二是大小适宜。把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的生态功能区,作为城市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指标,统筹考虑区域人口因素和城市发展边界。生态公园规模以满足市民需求为原则,可以适度超前,但坚决杜绝资源浪费和贪大求洋。三是布局合理。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坚持规划引领,通过采取集中供地和点状供地相结合的方式来布局公园。集中供地主要是在资源要素允许的条件下,建设规模相对较大的生态公园,比如利用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林地等;点状供地主要是充分运用城市小型湖泊、河流、闲置场地,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建设若干个小型人工湿地和“口袋公园”,让群众开门见绿、开窗见绿、移步见山水,就近就便感受生态气息。

  彰显文化肌理,体现内涵性。城市公园不仅是群众休闲和社交的聚集地,也是最好的区域地标产生地、历史本源再生地和民俗文化承载地。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当地的风俗风貌与文化渊源,将当地历史背景和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融入公园的建设之中。注重设计人文标识,搭载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和意象,借助创新性的表现手法,将其运用于公园景观小品、主题雕塑等设计中,突出城市特色风貌。充分考量公园名称选取,统筹考虑传统地名、文献典籍、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等文化印记,便于记忆传颂,杜绝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天马行空、漫无边际。

  兼顾经济效益,体现带动性。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生态效益最大化。探索“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生态+研学”“生态+种养”的发展模式,通过植入农文旅项目、鼓励周边村民开发休闲娱乐及餐饮项目等,持续推进公园建设和管理经营,搭建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通过高品位的生态产品,把资源环境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把优良环境质量变成优质发展资产,让外来游客、当地市民、周边村民共享“生态红利”。加强完善生态公园基础设施,适当嵌入式配套建设公共厕所、生态停车场、充电桩、儿童游乐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吸引发展建设商业综合体,让生态公园有人气,提升整个城市的消费水平和发展能级。

  强化资金保障,体现多元性。城市生态公园前期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管护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如何在确保公园公益属性的基础上探索多元化投资融资渠道,是推进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最要紧的麻烦。从谷城的实践来看,一是统筹用好财政内预算资金和项目资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将生态公园建设与湿地保护、河道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卫设施配套、城市绿化工程等城市更新项目一体推进,确保花一次钱办多件事。二是运用系统思维推进生态公园建设,通过规划建设生态公园,以良好生态提高公园周边地块商业经济价值,用地块溢价部分补充生态公园建设和管护资金。三是探索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政府以林木、土地等资产入股,吸引经营主体参与建设,支持经营主体适度开展经营活动,以经营活动的收益来吸引各社会资金投入的积极性。